甲醛問題已經成為地板行業經久不變的話題,在早期,頗多的質量門以后,整個地板行業都開始進行環保問題整頓,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地板國標一說。 據了解,地板亂象的根源其實在于目前我國并沒有針對地板的質量檢測標準,各廠家為了推廣自家產品只能想方設法找到一些機構進行“認證”,或者自己想出各種方式證明凈化效果,這其中就難免會出現以偏概全、夸大甚至虛假的成分。 地板確實出現了國家標準落后于市場的尷尬。目前地板行業并沒有統一的強制性質量檢測標準,也就是說現在根本就沒有評判和比較凈化效果的統一標準。加上多數消費者之前并沒有購買經驗,這就更造成市場的混亂。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對行業發展也相當不利。 業內人士透露,一個標準的出臺要經過很嚴格的程序,如何確立標準和如何檢測是否達到標準都需要縝密的論證和測試,其中一些周期性的程序是無法人為省略的,因此人們經常會遇到標準滯后于市場的尷尬。 制定一個國家標準至少要兩三年時間,但我們不可能要求廠家和商家等到國標出臺再賣地板,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所以存在問題也在所難免。相關人士指出,現在的很多高科技產品技術原理各異,很多還是企業的專利甚至機密,即便出臺了標準其實也無法能對每種產品的技術都很有針對性地進行功效驗證。在這種情況下,監管機構能做到的只是盡可能地要求廠家或商家做到與消費者的信息對稱,把更多的選擇權交給消費者,減少被的可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