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銀行理財產品5萬元以上的起購金額,P2P網貸平臺起投門檻低至100元、50元,而且與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和信托產品少得可憐的收益率相比,P2P動輒15%甚至20%的年化收益率讓投資人趨之若鶩。然而,利用信息不對稱,以高息為餌發布虛假貸款協議,甚至整個平臺都在造假的騙子平臺在P2P業內不在少數,致使投資益屢遭侵害。信息對稱性,已成為P2P網貸行業發展一大軟肋。 得信披者,得天下。監管層一再強調信息披露重要性,說明行業未來核心競爭力已經落在了信息披露。因此,在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分會第二屆互聯網金融?中國峰會上,一向低調的易通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通貸)率先發布《信息披露制度》,業內、市場、無不側目。 信息不對稱誘發行業亂象 9月1日,據網貸第三方發布的我國P2P網貸行業8月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P2P網貸行業成交量達225.39億元,是去年同期的4.46倍,個別日成交額已經突破10億元大關。貸款余額創下歷史新高,達580.90億元。投資人數52.50萬人,是去年同期(8.03萬人)的6.5倍,平均單人投資金額4.25萬元,預計年底投資人數或達100萬。 P2P網貸行業正以難以企及的速度發展,但數據的輝煌難掩平臺跑和詐騙的污點。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曾在8月中披露一組數據,目前可查的P2P機構有1200家。到7月份為止,實際上跑的有150家,每個月有六七家跑。 有業內人士指出,出問題的P2P都是一些沒有資金實力的小平臺,當然也不排除那些本來就打著P2P旗號進行詐騙的。“曾有過上線三個小時就跑的平臺,上午上線,下午網站就打不開了。把這種純詐騙的平臺和我們規范發展三年多的平臺放在一起,我們覺得很冤。”易通貸首席運營官康文在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分會第二屆互聯網金融?中國峰會上發言時調侃道。 值得注意的是,P2P亂象的誘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對稱。莫說渾水摸魚,就是一些正規平臺在無法做到信息對稱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問題,直接打擊了投資人對P2P平臺的投資信心。康文強調,P2P網貸平臺作為投資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平臺,一旦出現信息不對稱,就會對雙方利益造成負面影響。了金融核心條件,最終免不了劣幣良幣。 易通貸信披制度與監管思不謀而合 在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康文在發言時指出,要使互聯網金融達到進一步的發展首先要制定監管標準、指定監管機構;其次,P2P平臺還應進一步制定行業規則和企業標準,比如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 這一點和銀監會的監管思不謀而合。央行金融IC卡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楓在本次大會上提出,在未來的監管政策中,監管層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網貸平臺大的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有效掌握網貸技術平臺的相關情況等。而在較早前的7月中旬,尚未出臺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關于互聯網金融整體行業中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就P2P網貸的監管原則時,強調“充分信息披露”,包括項目的信息披露,經營管理的信息披露,防止發生龐氏,由投資人自主判斷,承擔風險。 今年7月,易通貸發布《信息披露制度》,成為業內首家將信息披露制并公開發布的P2P網貸平臺。康文認為,應該將P2P網貸信息披露制度作為行業標準化制度的基石,同時監管層將信息披露制度作為對P2P平臺管控的重要指導思想。“信息披露將成為突破P2P網貸行業發展瓶頸的關鍵。”康文如是說。 信息披露支撐平臺規范 “易通貸在面對監管機構,面對投資者委員會,面對日活動,和面對普通網站投資人時,披露的信息肯定是不一樣的,這也是我們易通貸《信息披露制度》的一個方面。”易通貸首席風控官何益增在本次會議上介紹說。 何益增介紹,目前很多人對P2P平臺的信息披露有誤讀。P2P平臺信息公開透明看似了投資人的利益,但平臺借款人的隱私又該如何呢?“平臺不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公布出來。易通貸在發布《信息披露制度》之前進行了長時間的調研、討論,才形成制度。易通貸《信息披露制度》中,將信息平臺分為六級,對項目的審核和風控分為七類,總共歸結出80項。涉及到這80項內容的信息將針對對象不同進行有效披露,而易通貸信息披露制度核心就在于信息安全的。” 據悉,目前易通貸開始嘗試將交易過程中的信息分類、建立管理規范和制度,并制定使用手冊,以身作則地促進行業規范化。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