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部署推動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保障生鮮農產品和食品消費安全。國內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如何,還需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 秦玉鳴:我國現在已經有不少關于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政策。發改委2010年就編制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在產地的預冷設施建設、銷地批發市場的升級方面,農業部、商務部等部委也出臺了相關文件;此外,一些地方也有相應的更為細化的文件出臺。總體來看,國內已經對農產品冷鏈物流形成了立體化的政策支持。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在我國對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在冷庫建設、批發市場升級等關鍵點上。實際上,從行業內的角度來講,我認為應當更加注重為農產品冷鏈物流這個行業創造公平的市場,比如出臺一些有權威性、強制性的標準。現在農業企業對生產環節的投入比較大,但往往會忽視對物流環節的投入。從技術上來講,冷鏈物流過程的監管時機已經成熟。以現有的技術,車輛的、溫度等數據都可以實現實時,出現異常也能及時報警,因此,在這方面的監管也要跟上。 為此,行業協會也在做著積極的努力,我們已經建立了“鏈庫”平臺,通過溫度探頭等設備,對加入這個平臺的冷庫實現監管。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手段來倒逼這個行業,用良幣劣幣。 秦玉鳴:現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鏈條上,參與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農產品的運輸、倉儲、批發市場、貿易、終端銷售。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對鏈條上若干個環節進行整合,比如直接供給餐廳、超市、電商等的農產品B2B交易平臺。為了適應生鮮農產品B2C業務的發展需要,又出現了提供“最后一公里”宅配服務的冷鏈物流公司,生鮮農產品宅配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不過,生鮮農產品的宅配服務仍要進一步尋求保溫技術等方面的突破,同時還面臨著人工成本增加的挑戰。當前,一些更為新穎的經營模式已經應運而生,比如面向社區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在社區里設置自提柜、微冷倉等終端農產品冷鏈物流設備,消費群體,同時節省了人力。此外,現在還出現了一些專門做農產品供應鏈服務的企業,為產地或銷地的批發商提供一體化的服務。 目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還不夠高。以冷鏈物流運輸的農產品包裝為例,一些發達國家農產品冷鏈運輸采用帶托盤運輸的方式,裝卸可以交由機器運作,而國內裝車搬運大部分還是靠人工,可能國外二三十分鐘能裝完的一車,我們卻需要花費兩個小時。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距,是因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包裝的標準化程度還比較低。國內大部分農產品不具備在產地做好包裝的條件,在農產品的“最初一公里”上,我們要走的還很長。 此外,我國農產品品牌較弱也是制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農產品沒有好的品牌,賣不上價格,冷鏈物流也就無從談起。拿80塊錢一棵的膠州大白菜和8毛錢一棵的普通白菜比,缺少品牌支撐的普通白菜承擔不起冷鏈物流的成本。 秦玉鳴: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要注重技術提升,主要是指保鮮技術的研發,這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二是要注重農產品冷鏈物流全程的標準化,包括農產品包裝的標準化。三是要注重人才培養,現在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還有很大的一塊空白。四是要注重冷鏈物流企業品牌的建設,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摘要】 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部署推動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保障生鮮農產品和食品消費安全。秦玉鳴:現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鏈條上,參與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農產品的運輸、倉儲、批發市場、貿易、終端銷售。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部署推動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保障生鮮農產品和食品消費安全。國內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如何,還需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 秦玉鳴:我國現在已經有不少關于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政策。發改委2010年就編制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在產地的預冷設施建設、銷地批發市場的升級方面,農業部、商務部等部委也出臺了相關文件;此外,一些地方也有相應的更為細化的文件出臺。總體來看,國內已經對農產品冷鏈物流形成了立體化的政策支持。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在我國對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在冷庫建設、批發市場升級等關鍵點上。實際上,從行業內的角度來講,我認為應當更加注重為農產品冷鏈物流這個行業創造公平的市場,比如出臺一些有權威性、強制性的標準。現在農業企業對生產環節的投入比較大,但往往會忽視對物流環節的投入。從技術上來講,冷鏈物流過程的監管時機已經成熟。以現有的技術,車輛的、溫度等數據都可以實現實時,出現異常也能及時報警,因此,在這方面的監管也要跟上。 為此,行業協會也在做著積極的努力,我們已經建立了“鏈庫”平臺,通過溫度探頭等設備,對加入這個平臺的冷庫實現監管。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手段來倒逼這個行業,用良幣劣幣。 秦玉鳴:現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鏈條上,參與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農產品的運輸、倉儲、批發市場、貿易、終端銷售。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對鏈條上若干個環節進行整合,比如直接供給餐廳、超市、電商等的農產品B2B交易平臺。為了適應生鮮農產品B2C業務的發展需要,又出現了提供“最后一公里”宅配服務的冷鏈物流公司,生鮮農產品宅配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不過,生鮮農產品的宅配服務仍要進一步尋求保溫技術等方面的突破,同時還面臨著人工成本增加的挑戰。當前,一些更為新穎的經營模式已經應運而生,比如面向社區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在社區里設置自提柜、微冷倉等終端農產品冷鏈物流設備,消費群體,同時節省了人力。此外,現在還出現了一些專門做農產品供應鏈服務的企業,為產地或銷地的批發商提供一體化的服務。 目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還不夠高。以冷鏈物流運輸的農產品包裝為例,一些發達國家農產品冷鏈運輸采用帶托盤運輸的方式,裝卸可以交由機器運作,而國內裝車搬運大部分還是靠人工,可能國外二三十分鐘能裝完的一車,我們卻需要花費兩個小時。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距,是因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包裝的標準化程度還比較低。國內大部分農產品不具備在產地做好包裝的條件,在農產品的“最初一公里”上,我們要走的還很長。 此外,我國農產品品牌較弱也是制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農產品沒有好的品牌,賣不上價格,冷鏈物流也就無從談起。拿80塊錢一棵的膠州大白菜和8毛錢一棵的普通白菜比,缺少品牌支撐的普通白菜承擔不起冷鏈物流的成本。 秦玉鳴: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要注重技術提升,主要是指保鮮技術的研發,這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二是要注重農產品冷鏈物流全程的標準化,包括農產品包裝的標準化。三是要注重人才培養,現在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還有很大的一塊空白。四是要注重冷鏈物流企業品牌的建設,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