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復產加快,冷修推遲。2017年以來,中國冷修停產玻璃生產線萬重箱;新建玻璃生產線條(受環保政策嚴格監管),年產能增加1320萬重箱;冷修復產生產線萬重箱。今年以來全國玻璃產能累計凈增加342萬重箱。目前由于玻璃現貨價格較高和純堿價格下滑,山東地區和地區玻璃生產企業利潤普遍較好,主要是6月份以來冷修復產生產線明顯偏多,停產冷修生產線稀少,隨著玻璃市場“金九銀十”的傳統消費旺季來臨,預計新增產能將會明顯增加(該冷修的生產線不主動冷修,已停產的生產線加快復產,未點火的生產線趕緊點火),下半年全國預期點火復產的生產線條生產線點火。 玻璃需求:雨季淡季,需求不差。目前,中國處于雨季,玻璃需求也處于淡季,一方面經銷商擔憂雨季和汛期導致玻璃存儲困難,容易受潮,出現霉變現象,因而采取隨用隨買為主,另一方面雨季影響玻璃運輸和下游工程建設。但是,玻璃整體運行形勢還不錯,比預期的好一些。 玻璃庫存:個別略升,總體不高。與山東地區玻璃庫存緩慢增加不同,一個月以來沙河地區庫存整體持平,各企業間庫存出現“此消彼長”,沙河地區玻璃庫存大概7.6萬包,貿易商大概2.5-3萬包,除了安全玻璃等個別企業玻璃庫存相對偏高以外,其他企業玻璃庫存不多。 玻璃價格:基本持穩,醞釀漲價。對于即將來臨的“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所調研的絕大多數玻璃企業都有上調價格的預期,根據自己庫存水平、整體市場狀況和預期等,適時擇機上調玻璃價格,但是漲幅遠不及去年同期(預計今年旺季期間上漲50-60元/噸,去年同期增加300-400元/噸),而預期下調玻璃現貨價格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玻璃市場整體形勢較好,絕大多數偏樂觀(短期處于淡季導致出貨不暢,但金九銀十傳統旺季來臨、成本支撐、利潤較高、資金壓力很小和環保門檻越來越高新增產能等),極少數偏悲觀(主要從高利潤不可持續、復產生產線過多、逆向思維等角度出發)。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