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羅湖區副區長左金平9月12日在中國珠寶產業2017上市(準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提供的數據顯示,羅湖水貝片區已經聚集2800家法人珠寶企業,1200多家個體工商戶,27個專業交易市場,涵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展示交易、品牌推廣、檢驗檢測等各個環節,2016年營業額超過1000億元,占國內市場份額50%以上。 不過,眾多珠寶企業還處于內生發展模式。直到2015年,深圳愛迪爾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愛迪爾珠寶)在深交所掛牌,成為深圳本土第一家珠寶IPO企業。 愛迪爾珠寶副董事長朱新武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企業沒有上市,一方面是因為規模不夠,更多的原因是時間等不起。“從規范到上市大概需要5年,對很多企業來說會錯過發展機會。特別在現階段市場壓力下,融資渠道短缺,沒有快速實現資產證券化,可能被擠壓,甚至涉及問題。所以體量大的企業可以上市,一些體量中等的珠寶商會考慮被并購。” 雖然經歷了2012年開始的全行業低迷,我國珠寶市場終端銷售仍連續幾年保持在5000億元水平。而且從2016年開始,行業重新出現上升態勢。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上半年我國珠寶業14家零售類上市公司共營收517.12億元,同比增長23.77%,利潤總和56.69億元,同比增長5.15%。27家新三板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利潤總額3.4億元,同比大增49.11%。 珠寶是產業密集型產業,需要資本市場支持。從已上市企業來看,A股、新三板、港股及美股上市數量分別為14家、30家、23家和1家。 前幾年的行業低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珠寶行業的上市進程。2016年11月底,通靈珠寶在所上市,這是繼愛迪爾珠寶2015年初上市近兩年后,再有珠寶企業A股掛牌。 今年上半年,周大生于4月27日在深市中小板掛牌,市值一度超200億元。來自杭州的曼卡龍珠寶也在IPO排隊序列中,目前處于“終止審查”狀態。 與IPO相比,更多企業青睞新三板市場。2016年就有東華美鉆、元亨利、隸元基、穿金戴銀、旭平首飾、卓爾珠寶等企業掛牌,今年也有金人家、弘基時尚等先后登陸。 金一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蔥認為,資本在珠寶行業剛開始萌芽。“不要說債市,就算是商票,珠寶行業都幾乎為零。舉個例子,水貝2000多家制造商里能夠承接商業票據的企業少之又少。整個供應系統還處于非常原始的狀態。” 鐘蔥認為,規范性是阻礙珠寶行業資本市場的重要原因。規范性背后是成本,此前企業在稅收等方面需要補課。“交了稅,得到的資源也會更多。并購基金、產業基金、PE才會進入。” 2014年1月登陸新三板的金一文化,當年年底就開展并購。2014年12月30日,金一文化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越王珠寶100%股權,作價9億元。 2015年4月,金一文化又公告已簽署相關購買資產協議,擬以自有資金39780萬元收購南京寶慶尚品51%股權。 2016年年底,金一文化發布公告稱,擬斥資30.3億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金藝珠寶100%股權、捷夫珠寶100%股權、臻寶通99.06%股權、寶慶尚品49%股權和貴天鉆石49%股權,目前并購已經通過中國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審核。 同樣加碼并購的還有愛迪爾珠寶。今年3月6日,愛迪爾公告以現金2.56億元收購深圳市大盤珠寶51%股權。3月30日,公司又公告擬作價10.20億元收購珠寶品牌世紀緣100%股權,雖然近期該筆交易因世紀緣方面主動叫停而終止。此前,愛迪爾還參股了江蘇千年珠寶、湖南珍迪美以及成都蜀茂鉆石三家珠寶企業。 在朱新武看來,珠寶行業要強大,唯一途徑是資本整合。IPO不是每個企業都能走的,畢竟時間要長,體量要大。珠寶行業在輕工行業,沒有自己的統計口徑,集中度非常低,比較弱小,通過并購整合可實現行業強大。 在選擇標的上他表示,愛迪兒選擇標的很簡單,首先明確以鉆石為主業的珠寶企業,另外,看重企業品牌的渠道,在某個區域市場有一定的占有率和影響力。 對于該筆收購,甘肅剛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瑞俊指出,國內大部分企業都是銷售黃金、玉石、鉆石,依靠設計、工藝取得高附加值的意識在國內起步較晚。 “我們把BHI品牌、工藝帶到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希望其成熟的珠寶設計、工藝能夠對自身帶來促進作用。” 趙瑞俊說。 不過在并購方面,中國珠寶企業可能只是初級玩家。金杜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和易資本CEO蔡曼莉表示,珠寶行業除了在并購上相對落后外,在財務上也不夠規范。“市場上有很多好標的,但真正能作為上市公司并購標的的很少。珠寶企業的價值較難確定,監管部門對存貨價值可能也無法判斷。” 號外號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強,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是你就60秒!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