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小妹讓我欲罷不能新版《十萬個為什么》的編輯在整理從全國征集來的3萬多個問題時發(fā)現(xiàn)一個怪現(xiàn)象——年齡跟孩子們提問的質量成反比。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都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提出的,而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缺乏新意,體現(xiàn)不出對科學的探索和鉆研。 “為什么我媽媽曬的被子比較香?”“為什么做運算時都是先乘除后加減呢?”小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天真爛漫,充滿童趣,甚至讓人忍俊不禁,不知如何作答。可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洪星范卻說:“我們很喜歡孩子們提出的這些大人們都覺得不是問題的問題。” 在編輯們看來,這些“不是問題的問題”,正體現(xiàn)了小學生們不拘泥于現(xiàn)有答案,而是思考、大膽懷疑的,這也正是出版社編纂這套叢書的本意——不是為了告訴孩子答案,而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追問和探索的。洪星范說,“好的問題是小朋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而提出的疑問。這種能力實際上是孩子最重要的素質,也是未來成為科學家的潛質。這才是科學發(fā)現(xiàn)的本能。這些問題雖然簡單,但沒有人去問。就好像牛頓經(jīng)典的蘋果落地之問! “星座與人們的性格運勢真的有關嗎?”這是一個三年級小朋友提出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二十年之前,甚至十年以前,都是不太可能在三年級的小朋友口中聽到的。星座與運勢這個舶來品,近年來從趕潮流的年輕人里,一直蔓延到了少年兒童之中。很多成年人都對星座與命運的關系不疑。而這個小朋友聯(lián)想到遙遠的恒星在黃道面上的與生命有什么關系,并且聰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編輯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問題,充分展示了思考的。 可是,當翻到從中學當中征集上來的答案時,編輯們失望了。中學生仿佛已經(jīng)被固有的思維模式套牢,他們問的多是一些程式化的東西,比如“怎么殺毒”、“怎么發(fā)電子郵件”等等。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回答,可是編輯們卻并不喜歡——這些問題都是概念性或者純知識性的,不需要思考、鑒別和論證。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他們應該問問‘電腦為什么會感染病毒?’或者‘電子郵件為什么會這么快捷?’可是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東西,無需思考、爭論。他們的思想被住了,根本不去想問為什么!焙樾欠墩f。 “這跟現(xiàn)在的教育模式是分不開的,學生們已經(jīng)習慣了背課文、套公式,按照標準答案往上搬,而不去想想這個結論是怎么得來的,他們說的對不對?明明是要引導孩子摸索方法的奧數(shù),我們卻偏偏非要歸納出‘雞兔同籠問題’、‘牛吃草問題’、‘盈虧問題’等等,每個問題設置一個解題思,或者一個計算公式,讓孩子沿著子答題,這對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像力、思維能力沒有任何好處! 洪星范說,中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價值普遍不高,所以入選的問題反而不如小學生的多。這次的問題征集沒有覆蓋大學,如果到大學征集的話,情況恐怕比中學還要糟糕。想不到問,也不會去問,已經(jīng)成為我們現(xiàn)今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是值得全社會反思的。出版社已經(jīng)將這些問題寫成了匯報材料,提交給教育部門,希望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