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聞出版業按照中央要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深化,促進增長,實現了中高速發展。 新聞出版產業實現中高速增長,產業規模繼續擴大。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9967.1億元,較2013年增加1720.7億元,增長9.4%。表明新聞出版產業在國民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仍繼續保持了較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圖1新聞出版產業增長情況 圖書出版品種增速繼續大幅回落,主題出版亮點突顯。全國共出版圖書44.8萬種,較2013年增加0.4萬種,增長0.9%,增速回落6.5個百分點;其中,新版圖書25.6萬種,增速回落5.8個百分點;重印、重版圖書品種19.3萬種,增加0.4萬種,增長2.2%。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圖書品種減少0.2萬種,其中新版圖書減少0.5萬種,重印、重版圖書增加0.3萬種,增長3.2%。當年累計印數超過100萬冊的書籍由2013年的48種增加到66種,其中主題圖書占到8種,《習總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當年累計印數超過1500萬冊,《習關于黨的群眾線教育實踐活動論述摘編》超過500萬冊。表明圖書出版調整、優化結構的成效進一步凸顯,主題出版成效顯著。 報刊出版深度下滑,經營困難加劇。全國共出版463.9億份,較2013年減少18.5億份,降低3.8%;總印張1922.3億印張,減少175.5億印張,降低8.4%;平均期印數超過100萬份的減少3種;出版實現營業收入697.8億元,減少78.8億元,降低10.2%;利潤總額76.4億元,減少11.2億元,降低12.8 %。全國共出版期刊31.0億冊,減少1.8億冊,降低5.4%;平均期印數超過100萬冊的期刊減少1種;期刊出版實現營業收入212.0 億元,減少10.0億元,降低4.5%;利潤總額27.1億元,減少1.5億元,降低5.4%。46家報刊出版集團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分別降低1.0%與16.0%,報業集團中有17家營業利潤出現虧損,較2013年增加2家。表明傳統報刊出版面臨嚴峻挑戰。 圖2、期刊總印數變動情況 數字出版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行業地位繼續提升。數字出版實現營業收入3387.7億元,較2013年增加847.4億元,增長33.4%,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17.0%,提高3.1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在新聞出版各產業類別中繼續名列前茅,總體經濟規模超過出版物發行,躍居行業第二。網絡動漫營業收入增長72.7%,領跑數字出版;移動出版增長35.4%,高于數字出版總體水平;互聯網期刊與增長18.2%,遠高于新聞出版業總體水平。表明新興出版繼續保持蓬勃活力,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入。 圖3數字出版營業收入增長情況 印刷復制保持平穩增長,在全行業中所占比重繼續下降。全國印刷復制實現營業收入11740.2億元,較2013年增加645.2億元,增長5.8%;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58.8%,減少2.0個百分點。 版權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出版物版權輸出持續增長。在全國版權輸出品種保持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輸出出版物版權8733種,較2013年增加289種,增長3.4%;全國版權輸出品種與引進品種比例由2013年的1∶1.7提高至1∶1.6。 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園區)繼續較快增長,產業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高。21家報送數據的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園區)共實現營業收入1424.1億元,利潤總額217.7億元。其中,12家國家數字出版(園區)共實現營業收入1118.7億元,較2013年增加216.3億元,增長24.0%;實現利潤總額197.1億元,增加59.4億元,增長43.1%。3家數字出版產業(園區)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其中超過200億元的2家,新增1家。 國民閱讀率全面提升,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效果明顯。2014年我國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8.6%,較2013年提高1.9個百分點,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0%,提高0.2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58.1%,提高8.0個百分點。表明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收到實效。 市場管理力度繼續加大,版權持續向好。全國各級版權行政管理機關共檢查經營單位106.3萬家,較2013年增加3.0萬家,增長2.9%;收繳各類盜版品1666.6萬件,減少100.1萬件,降低5.7%,其中查繳盜版軟件67.3萬張,增加26.0萬張,增長62.7%。全國作品自愿登記99.7萬份,增加16.3萬份,增長19.5%。表明版權執法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社會版權意識逐漸增強,版權進一步改善。 ③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行或網友、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您知識產權的文章,請在15日內發信至 或致電:中國出版網編輯部 我們會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