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動畫首先假設中國沿海軍事遭襲擊,隨后解放軍全面反擊,日本及美軍艦隊,隨后在某島國登陸,勝利結束沖突。(資料圖) 近日,一段軍事題材的網絡動畫視頻被熱傳,迅速牽動美國一些和分析人士的神經。這是中國變相“秀肌肉”嗎?中國通過這段視頻向我們傳達什么信息?諸如此類的問題頻現美國。美國VICE新聞網5日就這段中國網絡娛樂作品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這是“中國由淺入深多個層面信息的表達”。 這段長約6分鐘的數字動畫盡管由“身份不明”的機構發布,但制作精良,展示了中隊如何在一場熱戰中全面并“痛扁”美國的場景。對這段視頻的普遍看法僅僅是一場中國“放大招”的演示,但隱藏在視頻背后的信息遠不止這些。 隨后,該文章引用分析人士的話將視頻中的部分元素一一對號入座。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的高級分析員迪恩程(音譯)說,視頻在一開始刻意強調多座“遭突襲的中事”位于沿海地區,中國在遭受襲擊后做出反擊的決定。程說,“這吻合了中國的積極防御策略”中國將占據作戰先機,但絕不放第一槍。因此,視頻首先傳達了中國的威懾信息:不要幻想中國在遭受珍珠港式的襲擊后會忍氣吞聲。 一些觀察中國的人士表示,視頻中顯示的“中國進攻的島嶼”并非,而是大量美軍駐守的日本沖繩島。此外,程還說,盡管視頻本身沒有明指具體的敵人是誰,只是用“某國外同盟”,但是視頻清晰顯示了F-22戰機在跑道上被導彈摧毀的場景。而美國是目前唯一將該機型投入作戰的國家。隨后,視頻還展示了尼米茲級航母和阿利伯克級艦被導彈命中的畫面,再一次指向了主要由美軍部署的武器系統。 不過,文章認為,中美作為太平洋池塘里的兩條最大的魚,這樣的想想也并不令人非常意外。相反,有意思的是,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對于沖突的想象與美國并沒有很大不同。譬如視頻呈現了中國在高速公建設中考慮到軍事用途,這一點同美國一樣。另外,視頻的開場、海底潛艇戰、空中格斗等場景均借用了美國好萊塢電影或電腦游戲的元素。 VICE新聞網表示,總的來說,這段視頻強調的重點是,中國不僅能對現在的軍事霸主美國以牙還牙,并且能夠地奪取最終勝利。鑒于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同時也是中日甲午戰爭結束120周年。中國借此以及其他一系列行動表明,中國決不允許再遭受這樣的外辱。由此推斷,中國向美國傳遞的最深層聲音是:中國不會是打出第一拳的人,但一定是打出最后一拳的人。(記者聶魯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