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高服務意識是物管企業發展的必需 近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組織召開物業管理權限下放工作推進會。會上下發《進一步落實市物業管理權限下放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物業管理中市、縣區、街道、社區四級工作職責,強化物業公司、物業項目屬地化管理工作。同時,各街道辦將對轄區內的物業企業扣分考核,考核不合格物業企業將被列上。(詳見5月4日《日報》第五版《我市正式明確物業管理中市、縣區、街道、社區四級工作職責不合格物業企業將上》) 物業管理將城市管理中分散的管理職能集中起來,由企業實行統一管理。小區的內部宣傳教育、安全防火、治安、、衛生、文化等工作大多由物業管理公司承擔或協助完成,諸如愛綠護綠、、文化娛樂、愛心捐助等活動,不但填補了對公公共設施以外的社區生態和人文的空白,更完善和發展了城市管理功能。 在加強監督的客觀要求下,對物管企業自身以及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發生矛盾時的判斷標準成為監管部門能否做好裁判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備了專業的評估依據,引入經過注冊的市場主體和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第三方評估監理機構來操作,主管部門才能從折中調和的被動中走出來,從而較為、主動的處理好類似問題。 從物管企業自身來講,其產品就是服務,依照服務合同為業主提供高質量的物業服務。那些想盡辦法從業主身上,而在物業服務上卻能省就省降低支出的物業企業必將遭到市場淘汰。目前我國的許多物業僅僅停留在物業的裝修、供暖、清掃衛生、抄收水電費等常規性的原始服務上,而委托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面太窄,不僅不能滿足業主或使用人多層次的需求,也使公司失去很大一塊利潤。 物業管理的最終發展目標是追求社會效益、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仔細留意生活周圍不難發現,物業管理幾乎涵蓋了我們每個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給大家一個舒適的居家;高層辦公樓宇物業管理給大家一個便捷的工作空間;商業樓宇、工業科技園區、特種行業的物業管理,都密切關系到市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不能否認,物業管理已成為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沒有健全的物業管理,現代化的城市管理就無從談起。而物業管理的核心就在服務二字,唯有向服務要活力,才能越來越有生命力,也才能適應整個城市進步與發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