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市衛計委等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了《健康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打造一刻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業界指出,所謂一刻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主要是指居民最多步行15分鐘就可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實際上,“一刻鐘服務圈”的概念在由來已久。去年2月,就提出在“十三五”期間,一刻鐘生活服務圈要全面覆蓋城六區。而在一刻鐘醫療衛生服務圈方面,《規劃》提出,要統籌考慮人口、空間布局和市民健康需求,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分明的醫療服務體系。嚴控城六區醫療機構床位規模,有序推動醫療資源疏解;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生態涵養區及新城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動本市不同區域醫療衛生服務均衡發展。 實際上,目前我國已經有不少城市提出要打造醫療服務圈。去年6月,青島市北區就提出,針對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的情況,鼓勵引導遷址和新建醫療機構42所、撤銷與新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所,彌補了北部、東部及新建大型小區醫療資源不足的情形,形成了醫療服務圈。今年7月,上海也提出“十三五”期間將設58個醫療服務圈。(記者蔣夢惟林子)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