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以來,習總就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表系列重要論述,為新形勢下加強我國智庫建設把舵定向、提供遵循。 黨的以來,習總就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表系列重要論述,為新形勢下加強我國智庫建設把舵定向、提供遵循。高校智庫是我國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高校為主體成立的,面向決策咨詢、面向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的載體。地方高校如何發揮主體作用、順勢而為加強智庫建設,為區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成了一項光榮的任務。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智庫形式服務決策咨詢活動,是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相對于中央部屬高校智庫,地方高校智庫對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更具針對性和時效性。地方高校具有人才資源集中、學科覆蓋面廣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可以為農業、教育、文旅、貿易、管理及信息等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解決方案。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學校“地方性、應用型、有特色”的辦學定位,主動服務永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強新農村建設研究所、新與社會發展研究所、電子研究所等載體建設,舉辦“永州經濟社會發展論壇”;《永州經濟社會發展論壇匯編》《地方性債務與區域經濟增長》等均成為永州智庫建設中的重要。 服務地方科技。促進科技為生產力,也是地方高校智庫服務區域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促進科技法》等文件的出臺進一步激發了高校科技的熱情。地方高校智庫通過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與地方、行業、企業加快學科鏈、科技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的緊密對接,實現“多贏”。湖南科技學院做好“三個對接”,即做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學科專業與地方產業對接、科技研發與企業生產對接。依托湖南省油茶籽油深加工及油茶林低改產學研合作示范、計算機研究所、電子研究所等平臺,將課題做在車間里、田野上、工地中,不斷提高科研課題與生產實踐的結合度,防止科技“爛在抽屜里”。 服務區域特色黨建與思想工作。高校智庫具有黨史研究、黨建引領、引導和思想教育等重要功能。為充分發揮這些功能,地方高校智庫實事求是、包容,著力提查研究和政策咨詢的質量和水平,在理論學習、政策宣講、支部建設和廉政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推動新時期黨建和思想工作引領區域發展。湖南科技學院依托李達與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湖南省思想教育與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平臺,深入開展《李達與中國建黨初心研究》《陶鑄民本思想及其實踐效應研究》等課題研究。學校智庫還積極擔任市理論學習服務專家、市委理論宣講團專家,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宣講黨的線方針政策,為區域發展提供思想保障。 服務地方文化建設。作為“文化高地”,地方高校智庫具有區位、人才及學術優勢,在研究、傳承和創新地方文化、推進地方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依托研究機構和科研平臺,智庫積極服務于優秀地方文化的、發掘、和開發利用。筆者所在的湖南科技學院先后設立了舜文化研究、濂溪研究所、國學研究所、柳元研究所以及永州方言與女書研究所等機構和平臺,學校智庫的專家學者還積極投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德文化之鄉”等創建工作,共同推動地方文化傳承創新、繁榮發展。 地方高校智庫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站位不高、定位模糊、對接不準、服務不實、創新不夠、特色不突出等問題。地方高校智庫應問題導向、樹立靶向思維,因時而進、主動作為,爭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 提高智庫站位和指向。地方高校智庫建設要突出站位,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黨和國家對思想工作的要求,確保組織的性、先進性和發展方向。思決定出,地方高校智庫要注重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把服務大政方針放在首位,把資政啟民立于根本,把增進協同創新定為常態,把服務地方作為落腳點。注重突出地方或區域指向,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地理和綜合實力,準確規劃好智庫的目標、規模和重點。強調性和學術性、突出地方性和區域性、注重服務性和實用性,對智庫建設的目標、任務、團隊、規劃、考評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制度設計。同時,智庫應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通過整合資源、融合學科、吸納人才、加強研究和優化管理等途徑加強智庫建設,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提高智庫精準服務。主動樹立服務區域發展的理念,不斷增強工作感與責任感,依托智庫實施精準服務。一是精準定位。智庫定位應突出“服務地方發展”的特點,聚焦國家戰略和重大問題,基礎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相結合,有效提高研究的質量、實效和價值,為區域、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二是精準對接。建立領導協調和定期磋商機制,成立智庫領導小組和協同管理機構,瞄準所處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實現無縫對接、融合發展,不斷探索校政企合作新模式。三是精準管理。結合工作實際,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激發智庫體系內生推動力。探索“旋轉門”和“思想采購”制度,加強智庫及研究人員的管理。加強人才、經費、場地保障,確保智庫高效有序運行,推動地方高校智庫和學校建設、區域發展同頻共振。 改善智庫落地性。地方高校智庫落實落細區域服務工作,一是確保過程要“實”。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解決學術研究和咨政研究的矛盾,強化協同創新、推動產教融合,確保各項智力落地見效。服務過程切忌走馬觀花、輕描淡寫、避重就輕、紙上談兵。二是確保效果要“實”。發揮智庫的咨政、啟民和育人功能,突出解決智庫重視不夠、動力不足、定位不清、質量不高及品牌不優等問題,為、企業、行業提供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政策措施和應對方案,不斷提升地方高校智庫的影響力、公信力。三是確保評價要“實”。完善智庫建設評價體系,采用項目評價、評價、過程評價等科學高效的評價方法進行、客觀的評價。明確考核指標、健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智庫的積極性,激勵他們產出更多的優秀,進一步提升地方高校智庫的輸出能力和質量。兼職小嬌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