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信著力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完善制度機制,積極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持續加大生豬行業金融支持力度,為全省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工作貢獻農信力量。截至2019年10月末,四川省農信系統生豬行業貸款余額38.58億元,較年初凈增4.87億元,生豬行業貸款增速達14.5%。 著力強化頂層指導,高效凝聚攻堅合力。四川省聯社按照“穩定預期、穩定信貸、穩定支持”的要求,重點抓好“三個強化”,切實推動全省農信系統不斷加大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工作力度。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四川省聯社以落實與全省13個市州簽署的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為抓手,要求全省農信系統切實保障生豬生產信貸支持力度,在信貸資屬羊的今年多大金投向、金額、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傾斜,鼓勵采用延長還款期限、變更還款計劃等方式幫助生豬養殖企業(戶)渡過,不得抽貸、停貸、限貸、加息。 二是強化激勵機制。在全年業務經營考核中,進一步加大“三農”等普惠金融指標考核分值。對于生豬行業貸款,要求各機構單獨開發產品、單列信貸計劃、單獨配置資源、單獨差異考核。按月對生豬行業貸款情況進行通報,對落實有力的單位予以表揚勵,對落實不力的予以追責,確保產生正向效應。 三是強化黨建引領。以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主題教育為契機,全面啟動“走千訪萬”工作,全方位為生豬行業各類經營主體建立經濟信用檔案9.9萬份,提前為生豬行業客戶預授信41.82億元,切實提升金融服務主動性和前瞻性。 著力強化業務創新,精準對接行業需求。四川農信立足生豬行業發展現狀,主動創新特色產品,提升生豬行業客戶金融服務可獲得性。 一是創新信貸模式。針對生豬養殖向適度規;D型的要求,四川農信積極創新信貸服務新模式,大力支持“龍頭公司+家庭農場”生豬代養模式。如珙縣農商銀行以縣內重點招商企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為紐帶,在縣級專項風險補償機制支持下,三方共同推出“金豬貸”貸款產品,以信用貸款方式大力支持養殖戶和專合社開展生豬代養,有效破解生豬養殖經營主體融資難題,今年該行已發放“金豬貸”2430萬元,共促成新增65條生豬生產線萬頭。 二是創新種類。針對生豬養殖客戶實物資產少、抵押難、評估費用高的實際情況,四川農信積極通過存貨質押、等方式破解難題。如遂寧農商銀行向本地生豬加工龍頭企業南大食品發放存貨質押貸款1000萬元,解決該公司在生豬加工上的資金困難。全省農信系統與省農業信貸公司業務合作,充分借助省農擔的風險分擔作用,從擴大支持范圍、降低準入門檻、提高授信額度等方面切實加大對生豬行業信貸支持,四川農信與省農擔合作生豬行業貸款余額已經達到1.23億元。 三是創新風控模式。全省農信系統各機構積極對接政策性保險公司和商業保險公司,持續跟進生豬保險賠付政策變化情況,積極支持養殖企業(戶)購買生豬保險、育肥豬價格保險、生豬疫病撲殺保險等保險產品。同時強化與農業部門、畜牧部門、科技部門的溝通協作,定期了解生豬養殖政策、防疫狀況和價格變化等情況,提前制定風險應對舉措。 著力暢通綠色通道,全面提升服務質效。四川農信著力解決生豬行業金融服務“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切實規范服務流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為生豬行業提供更為高效、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 一是暢通存量貸款無縫周轉通道。對需要續貸的生豬行業貸款,繼續推行無還本續貸業務,避免客戶為轉貸而產生額外的財務負擔,促使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大力推行“315”工作制,至少提前一個月主動對接續貸需求,至少提前15天辦理好續貸審批手續,實現融資周轉“無縫銜接”。 二是暢通新增貸款快辦通道。推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務、一體化辦公”的“三個一”服務模式,對貸款調查、審批、放貸等環節實施專業化切塊,實行流水作業、集中審核,大幅縮減辦貸時間。同時,對鄉鎮、園區、社區按地域進行網格化服務,由專屬團隊通過“一企(戶)一拜訪”“一企(戶)一方案”等方式,精準快速滿足生豬行業客戶日常金融需求。 三是暢通支付結算便捷化通道。截至10月末,已在全省建設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點)2310個,不僅能為養殖戶提供查詢、取現、轉賬、貸款發放、還款等基礎金融服務,還方便了養殖戶代購生產生活物資,拓展各類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打通了“互聯網+農村+金融”脈絡。(四川農信劉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