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遍地廢棄的農作物秸稈,如今在吳橋縣成了循環利用的資源。該縣大力發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特色產業,將豐富的秸稈變廢為寶。 時值農作物收獲季節,筆者在吳橋縣國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廠區看到,前來運送玉米和棉花秸稈以及樹皮、樹枝的運輸車輛排起了長隊,源源不斷地為生物發電提供燃料資源保障。 國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投產運營4年來,累計完成發電量8.7億千瓦時,消耗生物質燃料126萬噸,節約標準煤48.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43萬噸。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提供綠色能源,不僅有效解決了焚燒秸稈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也促進了農民增收。 在對外招商活動中,吳橋縣把包括秸稈資源開發利用在內的農副產品深加工為重點,吸引了振華集團落戶吳橋。該公司以棉花秸稈為原料,采用“公司++農戶”的運作形式,在周邊設立了20多家棉柴收購點和加工點,把農作物秸稈的收購、破碎、加工融為一體,全縣直接受益3萬多農戶,增加收入近4000萬元。 吳橋縣還鼓勵引導農業產業化企業開發利用秸稈能源,在銀企對接、勵政策上向相關企業傾斜,支持企業進行技術、設備和產品、工藝等方面的創新。在引導下,榮泰木業有限公司把農作物秸稈的加工、、增值作為立足點,研制出以秸稈為原材料的刨花板生產線,每年可消耗棉花秸稈12萬—16萬噸,每年可節約木材12萬立方米,節煤8500噸,節水3000噸,安排80人就業,并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 延伸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