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住崇明的倪伯承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來的 “授予發明專利授權通知書”。這位國內車鎖設計界的領軍人物拿到過十幾項專利,他創辦的上海百順鎖業有限公司是車鎖行業的“冠軍”。不過,這次取得的專利不是車鎖,而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助動車剎車裝置。盡管產品尚未大量生產,剎車領域的某日本大型企業已“提錢”拜訪,愿高價買斷專利使用權。 大部分中小企業習慣于跟隨策略和價格戰,對自主知識產權敬而遠之。百順鎖業卻在現有產品中找缺陷,憑借創始人一個又一個發明專利,敲開這個細分市場的大門。上世紀90年代末,市場上車鎖一撬就開,倪伯承就發明了防盜性能突出的框架鎖;一些車鎖鎖芯容易在騎車過程中抖落造成事故,他就研發出安全裝置,還成為國家強制標準;日本出現能自行車轉彎從而防盜的龍頭鎖,他也獨辟蹊徑,繞開外國蜂窩般的專利,推出更先進的龍頭鎖,從而讓百順鎖業贏得了雅馬哈、奧斯、捷馬等高端品牌企業的訂單,每年車鎖銷量達上百萬套。 然而,近年來自行車行業開始萎縮,車鎖的訂單不斷下滑,現在年產量只有10年前的幾分之一。與此同時,助動車行業開始迅猛發展,全國助動車保有量達到1.2億輛,每年仍在新增3000萬輛。由于助動車速度快、自重重,剎車裝置一直是薄弱環節,成為許多交通事故的元兇。剎車時不僅噪音大、效果差、壽命短,剎車塊磨損1/5就失效待更換,而且更換起來要把整個車輪卸下,耗時1小時,成為使用者和維修人員最頭疼的事情。 關注到這些缺陷,在經委和科委有關領導的支持下,倪伯承從5年前開始介入全新的研究領域。他沒有像行業領軍企業那樣聚焦剎車的材料,而是另辟蹊徑,從結構入手,通過在剎車塊增加一個結構,可以多次調節,補償剎塊與輪轂之間的距離,當剎塊磨損到一定程度就調節一下,恢復其原有的制動效果,這個結構一下子延長了剎車3倍以上使用壽命,而且調節步驟十分方便,耗時不過2分鐘。這一“可調式隨動鎖閘”,一舉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認證,之后獲得第23屆上海發明實施金和第19屆中國發明展銀質等多個項。 剎車行業最大的日本企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當即表示愿意出500萬元買斷使用權。但倪伯承謝絕了對方。他表示,現在國內外一流助動車品牌都使用這家日本企業的剎車裝置,但是新型專利產品的授權,已經讓日資企業不再擁有最新的技術,這勢必將促成行業洗牌。 如今,倪伯承重新注冊了公司名稱,從百順鎖業有限公司更名為百順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標志著公司實現了轉型。倪伯承介紹說:日本企業作為剎車行業的老大,一直有話語權。但是他們沒想到,一家中國的小企業用了5年時間在研究他們的產品,并且攻克了其中的缺陷。這也說明:國內企業開發產品不能一味仿制,如果大家都走同一條,只能是惡性競爭。相反,如果能針對先進產品的不足,不斷思考和研究,就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據悉,這一新型產品尚未大量投入本地市場,但產品一年前就開始批量供應給美國和國內一線電動車企業。倪伯承打算繼續完善新產品:“如果說100分是滿分,現在我已經拿到90分。但是日本企業很可能抓住這10分的不足進行放大,如果他們推出100分的產品,那么90分的產品將被!币虼,他準備拿出最完整的技術方案,這樣的價值才最大。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