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A,這個公司市值是100億,每年的凈利潤是10億。公司B,這個公司每年凈利潤也是10億,但是公司的市值只有80億。 公司A的盈利收益率,也就是10億/100億=10%。這個收益還是不錯的。不過公司B的盈利收益率,是10億/80億=12.5%。 假如說這兩個公司,以后每年賺的錢都能保持穩定在10億,那公司B當前就更有吸引力,因為公司B比較便宜。 這是我們在投資公司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的第一種投資方法:同樣是賺10億的凈利潤,看看公司的市值誰更低一些。 有的公司經營效率非常高、所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利潤率非常可觀。夢見牙齒松動可能這個公司只需要50億的資產,就可以產生10億的凈利潤。運作資本的效率非常高。 另一家公司,可能效率就比較低了。可能需要100億的資產,才可以產生10億的凈利潤。運作資本的效率就比較低。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我們更喜歡運作資本效率高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需要更少的資本就可以產出同樣多的盈利。 其實這種“又好又便宜”的選股邏輯,并不難理解。所以很多其他投資大師或者選股策略或者指數基金,也用了類似的方式。 例如比較出名的PB-ROE策略,用ROE做為衡量“好”的標準,用PB做為衡量“便宜”的標準。 ROC+EY這個組合,從原理上類似“凈資產收益率+盈利收益率”的組合,只不過神奇公式做了一些財務上的處理。 其實從投資收益效果上,螺絲釘覺得,幾種又好又便宜策略都還不錯。雖然采用指標會有一些區別,但實際上差別沒有特別的大。 因為神奇公式的指標是比較確定透明的,所以它也被開發成了指數。只不過指數的名稱不能叫“神奇公式”這么夸張的名字了。 指數長期收益還是不錯的。從2005年底1000點開始,到9月份點數是11000點左右,也就是上漲了11倍。 歷史市盈率的線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不過這個估值有點太極端了,跟當時市場也有關系,未來比較難復現。2013-2014年的時候,最低市盈率大約是9倍左右。 截止到2018年9月17日,神奇公式指數的市盈率大約是9.4倍,市凈率大約是1.8倍。跟自身歷史估值比較,處于較低區域。 從投資風格來看,神奇公式指數,也就是價值回報指數的成分股,比較偏向于中盤股,成分股規模平均在100-200億左右,也就是中證500指數這個區間多一些。 定位中盤股的偏價值類的指數,這就是神奇公式指數目前的特點。這也是目前估值最低檔的中盤股指數之一。 不過最近兩年,大盤股收益不錯,但是中盤股整體收益一般。所有的中盤股指數,不管是什么策略,都在熊市下跌趨勢下下跌比較多。所以不能指望神奇公式走出行情。其實它跟中證500相關性還是比較大的。不過長期收益比500指數要好。 之前先鋒基金發了兩個基于神奇公式的基金(此先鋒基金不是我們平時說的美國的先鋒領航公司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公司),先鋒聚元和先鋒聚利。 推出了基于神奇公式的指數基金,例如中郵基金公司就有相關產品很快上市。我們通常不會投資剛上市的基金,從基金上市到建倉完成,還得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目前暫時是觀望神奇公式的指數基金啦。 之前就有PB-ROE這種又好又便宜的策略,相對300指數取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現在神奇公式也很快有指數基金,作為一個中盤股為主的指數基金,估值上相對其他中盤股指數還是挺有優勢的。長期收益比500指數要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