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蔡英文辦公室舉行記者會,宣布由高雄市長陳菊接任秘書長,兩位副秘書長分別為劉建忻、姚人多。不過蔡辦人士表示,陳菊將等到蔡英文21日從非洲返臺后才會正式上任。此外,高雄市也通過line群組發布新聞稿,陳菊將接任蔡辦秘書長職務。高雄市表示,經過蔡英文的多次征詢,陳菊幾經考慮并與市團隊充分討論后續市政推展的步調后,“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決定承擔蔡辦秘書長一職,協助蔡英文綜理政務,推動工作。 但高雄市議會及親民黨議員認為陳菊任期尚未屆滿就要離開市,應該給個說明。高雄市議員黃柏霖、黃紹庭表示,希望陳菊能向議會說明任期未滿就要轉換跑道的理由。黃柏霖希望未來的代理市長也能向議會說明施政方向。親民黨市議員吳益政表示,議會將進行市政總質詢,屆時議員質詢的對象恐怕已不是陳菊,希望陳菊能向議會說明無法做滿任期的原因,也算是道別。 網友對陳菊接任蔡辦秘書長一事反彈也是極大。有網友表示,“債借滿了,錢撈夠了,高雄市搞死了,腦滿腸肥的睡菊,老拍拍,發財,轉移陣地,繼續搞下一攤!薄癉善良,比悪鬼!”也有網友,“蔡辦有了兩個月亮”“吃完高雄吃臺北?”“陳菊:感謝高雄傻民讓我撈到口袋滿滿~明年由其賣兄繼續撈”“吃到飽安全下莊”“二千多億(新臺幣)的負債,‘六都’治安最差,人口外移,北上就業,氣爆、淹水、登革熱……,花媽將北上蔡辦,幫助‘空心詐騙菜’高雄經驗,干得好! 然而,陳菊接任蔡辦秘書長到底有何意味?《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陳菊接任蔡辦秘書長是正式宣告“蔡賴菊”三巨頭共治時代來臨,未來無論黨務還是政務都不再是蔡英文說了算,臺施政必須考慮地方感受,而陳菊也將在蔡英文與賴清德之間居中協調,防止賴暴沖,必要時出手化解內對蔡英文的不滿。 學者賴岳謙在“論道臺北”節目中也表示,陳菊接任蔡辦秘書長能夠化解蔡英文與“”之間的分歧。他說,沒有當家且失掉權位的那些“急獨”比如、陳之流,“至少要告訴他們‘急獨’是不可能的”,而這個工作就要陳菊來做。 蔡英文就任地區領導人近兩年來,與“”關系始終緊張,除兩岸政策與施政方面的爭議外,還有三題:“閣揆”人選、扁、臺北市長的攻略。后兩者仍懸而未定,第一項則已通過由賴清德出任“閣揆”取得階段性的合作而暫告化解。賴在內派系的合作下接掌“閣揆”,表面上看是與蔡形成執政成敗的生命共同體,實際上,彼此角色競合、進退較勁的關系從未排除,甚至越來越緊繃。陳菊成為蔡英文絕處逢生的希望,試圖以其在內資望和人脈、人和緩解賴清德與“”的攻勢,進而整合凝聚內派系的支持。 賴岳謙認為,陳菊的第二個工作就是確保蔡英文能夠連任。內“特別是老男生,一直不滿意被女生領導,因為他們是大男生沙文主義”,陳菊的到來讓蔡英文不再孤單,她可以把“新潮流”的力量帶進來!吨袊鴷r報》評論文章表示,為了爭取2020年連任,蔡英文請出陳菊這張王牌,第一戰就是即將到來的年底地方選舉。陳菊日前提醒臺北市長提名應尊重地方基層的聲音,若再支持柯文哲恐引起強烈反彈,蔡英文則在勝選戰略下,主張支持柯文哲。三人共治,是齊心還是制造出更大的嫌隙?很快就能見分曉。 本文來源于ipf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