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2016年醫療美容機構評價工作總結會召開,宣布國內第一批5A醫療整形美容機構誕生。 2017年1月20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下發《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美容機構評價工作管理辦法》和《醫療美容機構評價標準實施細則(2017版)》的通知,標志著醫美行業將推行分級管理,選擇美容醫院將有據可依。 2017年2月15日,中國人壽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美保障項目”落地長沙,意味著我國醫療美容業與保險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牽手,是商業保險在醫療美容領域的首次落地。 2017年3月2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發布的《關于加強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對本機構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的專業(包括美容外科專業、美容牙科專業、美容皮膚科專業和美容中醫科專業)進行核定,并將核定結果報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 《通知》要求,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將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備案信息及時錄入國家衛生計生委醫師管理信息系統,并向社會公開,供群眾查詢,接受社會監督。 2017年5月2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海關總署辦公廳、工商總局辦公廳、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聯合開展嚴厲打擊非療美容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自開展以來,打擊搗毀多個非療美容場所和團伙,行業共同發出自律,取得了較大成績。 過去醫美機構70%的資源用在獲客上,營銷渠道占50%,銷售費用占20%,很多醫院平均凈利率在10%以下,處于盈虧平衡甚至虧損狀態。所以,醫美機構為盈利,對到店顧客過度推銷,且價格居高不下;非美機構和個人工作室利用低價優勢,假貨泛濫,行業差評不斷。 借助“互聯網+”的發展,醫美機構能開拓更多獲取流量的渠道,降低和獲客成本,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提升服務質量上,消費者也能通過更可靠的渠道來了解相關機構的信譽度,“互聯網+”能促使整形美容行業進入到良性的發展循環當中去。 在國外,整形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但在國內,醫美消費還是屬于小眾消費,這意味著這個市場潛力巨大。而且隨著消費者有年輕化的趨勢,95后群體增長迅速,年輕的消費者對于美麗外貌的追求持有更坦然的態度,對整形美容持更和接受的態度,年輕一代的家長也更支持孩子整容,因此,整形美容市場將會迎來一段快速增長的時期。 隨著的發展,整形美容也可以實現分期付款,靈活的支付方式提升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有利于用戶人群迅速向主流人群下沉。同時,微整形正規藥品注射與光電類項目的線上客單價進一步走低,使得曾經令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的高端美容項目已經逐步快速進入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去,有利于潛在市場的開發。 由于醫療美容行業監管的缺失,行業內亂象橫生。很多非正規醫美機構擅自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活動、非法開展注射藥物治療、手術等醫療美容活動,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卻仍提供注射美容服務的機構不在少數,因此,全國多地都出現因在非醫療機構注射“肉毒素”后導致神經中毒的事件。在巨大利益下,缺乏資質的美容場所甚至會讓沒有行醫資格的人穿上白大褂、拿起針管,罔顧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干起專業要求較高的活,整形的事件也時常發生。非正規機構的違法行為不僅會讓消費者在進行整形美容時面臨嚴重的生命安全,也會使得國內行業的名聲越來越差,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失去優勢。 與行業蓬勃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醫療美容醫生缺口巨大。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國共有超過4,400個正規醫美機構和4,000-5,000名持證醫生,其中公立整形醫院和醫生診所數量各占比約為11%,民營大型連鎖機構8%,數量占比超過60%的民營中小型醫美機構僅擁有全國約35%的醫生資源和市場份額,而醫生的個人品牌以后將成為行業內最有價值的資源。專業醫生資源不足,導致一些非專業人員,諸如外科、婦科、眼科、皮膚科等其他科室專業的醫生涌入了醫療美容領域,甚至一些美甲師冒充醫生,難辨,因此專業整形醫生資源的稀缺是醫美行業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由于行業監管不嚴,相關法律法規也沒有及時的更新發展,因此消費者在了醫美機構的夸張承諾,遭到整容失敗以后的行為步履維艱,消費者的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較高的風險不利于消費做出要去接受整形美容的決定。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醫療美容術總量將達到64.1百萬例,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13%,2022年將達到112.6百萬例。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到2245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8.77%,2022年將達到4468億元。 1、中國投資咨詢網尊重與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投資咨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用戶應基于自己的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娛樂產業作為21世紀世界競相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作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途徑,不斷受到的高度重視。在許多國家,娛樂產業儼然已成為...[詳細] 近年來,在國家經濟社會以及體育事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乘勢而上,規模不斷擴大,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體育產業加規模不斷擴大,體育消費明...[詳細] 作為中國經濟的新亮點,大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2016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5.61萬億元,到2020年國內大健康產業的產值規模有望占到P的...[詳細] “智慧城市”概念來自于IBM實驗室。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這一,進而引發了智慧城市...[詳細] 我國大健康產業由醫療性健康服務和非醫療性健康服務兩大部分構成,已形成了四個基本產業群體: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詳細] 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粗放式的資源驅動難以為繼,新材料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中最為重要的一極,是“基礎的基礎”,是其他六大戰略新興產業蓬...[詳細] 文化旅游產業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產業,因其關聯度高、涉及面廣、輻射力強、帶動性大而成為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 當前,中國的旅游...[詳細] 大數據是的數字刻畫,以及對普遍聯系的全面記錄。更簡潔的說,大數據是及“普遍聯系”的全景式記錄。而互聯網、物聯網是數據采集...[詳細] 環保產業近年來風生水起,各類央企、國企、上市公司蜂擁而入,跑馬圈地,從2015年到2017年,環保并購越發穩定,每年交易額都在400億元左右。2017年環保產業共...[詳細] 2018-2022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推動行業成熟 1、醫療美容行業實現分級管理 2016年12月28日,...[詳細] 出現質量問題難,鉆法律涉嫌逃稅,隨著《電子商務法》即將實施 行走在灰色地帶的代購生意,將何去何從? “最后3個月...[詳細] 2018年世界杯中國品牌的贊助和營銷活動讓世界矚目,除了世界杯、奧運會等體育資源的稀缺性之外,體育將產品和品牌文化融入賽事中,憑借賽事的獨特性、積極健...[詳細] 2018-2022年中展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商務部發布的關于《服務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詳細] 第三方檢測行業是指第三方檢測機構接受客戶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某種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進行評定,并出具評定報告。第...[詳細] 近期針對如今旅客個人攜帶政策尚未有新變化,相關檢查屬于正常執行相關。 《中華人民國電子商務法》于今年8月正式出臺,微商、跨境電商等以往相...[詳細] 隨著游戲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子競技正蓬勃發展,作為互聯網+競技體育的新興產業,大量的資本涌入,行業發展驅動力轉移,目前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電...[詳細] 從最初的世界之窗到時下遍地開花的萬達文旅城;從各類公園到迪士尼搶灘登陸;從單一景區經濟到全域旅游發展,經過多年砥礪發展的文旅產業發展趨勢已然由賣...[詳細]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監管加強 2018年8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全國深化“放管服”轉變職能電視電話會...[詳細] 一、有利因素 (一)規劃政策支持廣告業的發展 《廣告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要打造具有國際化...[詳細] 瑞信研究院近日發表的2018年度《全球財富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年中的過去12個月,全球財富總額增長14... 10月25日,國家衛健委正式對外發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簡稱“新版基藥目錄”),... 繼鼓勵私募、券商設立資管計劃化解質押風險后,銀保監會也發文鼓勵險資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 10月25日消息,據國外報道,兩位知情人士稱,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威馬汽車(WM Motor Techno... 一位信托公司副總經理表示,今年質押率普遍下降,市場通行的大概是3折左右,即10塊錢市值的股票融3塊錢... 更多 詳細 ·【中投讀統計】P——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稱之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陳廷敬的后人本文由來源于325棋牌 325游戲中心唯一官方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