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拼多多入股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實這兩年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開始合并或入股第三方支付的公司,目的就是獲得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取得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當于獲得了開展支付業務以及更多金融業務的一個許可。而被收購支付公司的業務,通常會被直接。 支付牌照可以做什么?首先,對于交易平臺來說,用戶每天會在平臺上產生大量支付行為,錢從用戶流入平臺的過程中,需要走一個支付渠道,除了銀行之外,想要扮演這個支付渠道的角色,必須擁有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而支付渠道可以向平臺方收取一定比例的渠道費用,這筆收入通常很可觀。 以拿到牌照之前的滴滴為例,其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種: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行卡支付。按照滴滴一年下來近300億元的交易額,一旦經過以上三種支付通道,就要被它們收走一定比例的支付通道費,若按照“千分之六”這個行業通行的比例來看,滴滴需要向上述三個渠道支付的“過費”高達1.8億元左右。 而一旦擁有自己的支付牌照,平臺上產生的所有交易都可以走自己的支付通道完成,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幫平臺剩下大筆渠道費用。 支付牌照受巨頭青睞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能幫它們建立起自己的金融賬戶體系,并擁有用戶的沉淀資金,這是它們進入各種金融業務的“入場券”。舉個例子,滴滴在收購支付牌照之后,我們在App里可以看到“賬戶余額”這個選項,用戶可以把錢提前存在滴滴的錢包里使用,在拿到支付牌照之前,滴滴是不可以扮演這個“資金池”角色的。 一旦擁有了用戶的金融賬戶體系和沉淀資金,互聯網公司就可以開展多種金融業務了,包括理財、借貸、保險等等。 以淘寶和支付寶為例,由于一部分用戶會將錢從銀行卡事先轉到“余額”里,那么支付寶就基于用戶的“余額”開發出了“余額寶”這個理財產品,既能夠讓用戶沉淀在自己平臺上的閑置資金獲得一個貨幣基金的收益,又為自己開拓出了一條新的金融業務線。正是在這樣的思下,支付寶逐漸長成了螞蟻金服這樣一個包羅萬象的金融服務商。 綜上,互聯網公司收購支付牌照的主要目的就兩個:搭建一個自己的支付渠道,省下給其它支付渠道的費用;搭建一個金融賬戶體系,以此為基礎圍繞自己的場景,向用戶提供合適的金融服務,畢竟金融服務是流量變現的最佳途徑之一。 1分鐘知識錦囊是36氪的日更問答新欄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鐘為限,快問快答一個重要的商業問題。今天我們解答的是支付相關的問題。如果你對近期的商業世界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錦囊負責找高手為你解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總裁做完留在她身體里 本文由 恒宇國際(www.neivn.cn)整理發布 |